5月28 日,近百名白酒专家、酒企老总、营销策划专家,欢聚今世缘会议中心,出席“‘煮酒论道’话未来白酒创新发展论坛”。
2001年至2010年,被誉为改革开放后白酒发展的“十年黄金期”,尤其是“十一五”期间,白酒产量从2005年的349.34万千升发展到2010年的890.83万千升,2010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793.34亿元。在宏观经济高速增长与高速发展的态势下,很多白酒企业抓住机遇、乘势而上,通过创新品牌战略、流通渠道、资本运作、产业链整合、产业空间集聚等运作模式,在这10年里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,实现并保持着跨越式的增长。与此同时,白酒行业加强了产品结构、组织结构、运行机制等多方面的调整,经济增长方式由量的扩张的粗放式经营,向集约化经营、品牌效应、文化效应、质量效应、市场精耕细作等方式转变。优势白酒企业不断调整升级产品结构,盈利模式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,从而带动行业整体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升,使白酒行业成长性和稳定性整个酒类行业,持续表现出收入增长大于产量增长,利润增长大于收入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。数字表明,2007-2011年,我国白酒制造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,2007-2010年,白酒业销售收入总额四年间平均增长速度为31.36%,高于工业四年平均增长速度(增长22.72%),去年白酒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3746.672亿元,同比增长40.25%,继续高于工业平均水平(增长27.23%)。这表明我国白酒行业总体增长速度较快,也说明白酒业的增长速度在所有工业行业中处于前列,是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。据统计,目前共有白酒企业4万余户,资产总额900余亿元,从业人员数百万人,其中,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160家,从业人员30余万人。
如何进一步保持白酒业未来业绩的可持续健康增长,再创白酒业“十年黄金期”?论坛上,沈怡方先生以见证今世缘酒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为例,高度称赞今世缘是酒类个突破了国家优质酒、老框框,把酒文化的内涵融入到产品品牌中去的白酒企业,是江苏家成功研发白酒生产机械化、制曲等设备在同行业中处于地位的白酒企业,也是突破发酵工艺、成功研制出淡雅型白酒、追求个性化发展的白酒企业,认为今世缘的创新发展之路“堪称江苏白酒企业创新的缩影”。同时也指出,做酒易,做好酒难,的蒸馏白酒生产是上百种微生物作用的结果,白酒企业创新要像今世缘那样,将现代科技革新与白酒的传统酿制技艺相结合,两者绝不可偏废,否则必将走入死胡同。
白酒专家曾祖训、高景炎、陶家驰、梁邦昌,分别围绕白酒口感的多元化需求对技术创新的推动和影响,白酒香型的个性化、融合化趋势及白酒产业化的未来和今世缘的创新之路等方面,从的角度,就白酒创新工作作了指导性和前瞻性讲话,总体要做到酿造生态化、风格个性化、品种多样化、弘扬酒文化、实施机械化、迈向化。他们的妙语嘉言,字字珠玑,使与会者深受启迪。
资深营销策划专家名酒研究中心主任王传才、北京正一堂策略机构董事长杨光、北京和君咨询公司总经理林枫、《销售与市场》杂志高级研究员刘春雄教授等,就品牌文化创新、营销模式创新以及管理体制、机制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,强调要更好地传承白酒历史文化,倡导健康的消费文化,注重时尚化,重视网络销售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传统销售渠道的影响,以更好地对接市场和消费者,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,为白酒行业的发展增添活力。他们一致认为,白酒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,白酒的发展必须与文化消费相结合,白酒与文化的融合是白酒行业持续增长的关键。
洋河集团董事长杨廷栋就白酒业未来的走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一是白酒文化属性的延续性、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、中产阶层队伍的扩大,将会支持白酒行业保持5-10年乃至20年的高速发展态势。二是白酒行业未来将逐步呈现消费领域由公务消费向商务消费转变、产品市场定位由高中低档向中转变、行业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等三个趋势。三是白酒企业要注重对生产方式、生产管理、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现代化改造,更好地迎接白酒市场竞争“战国时代”的到来。
作为东道主,今世缘酒业董事长、总经理周素明表示,创新是企业的生命。现代市场竞争,是产品的竞争,更是创新的角力。本次论坛,是今世缘“开门办厂、智慧助力”的又一次有益实践,对于今世缘实施可持续健康发展战略,勾画销售百亿蓝图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。专家的真知灼见,无论过去、现在,还是将来,都是今世缘开启成功之“缘”。